張逸風 作品

第1章 現代的終結,民國的啟程

    

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斑駁地灑在張逸風那堆滿書籍的書桌上。

他揉了揉因熬夜而略顯疲憊的眼睛,目光卻異常堅定。

今天,是他大學曆史係研討會上展示研究成果的日子,主題是關於民國時期的一段未解之謎——“消失的黃金列車”。

會議室裡,學術氣息濃厚,教授們和同學們圍坐一圈,等待著張逸風的演講。

他站上講台,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講述:“1920年代,據說有一列載滿黃金的火車,在從北京開往南京的途中神秘消失……”他的聲音充滿激情,彷彿那些塵封的曆史片段正鮮活地在他眼前重現。

演講結束,掌聲雷動,但張逸風的眼神中卻藏著一絲遺憾:“儘管我們查閱了大量資料,但那列黃金列車的具體下落仍是個謎。”

“逸風,你對這個話題如此執著,是不是有什麼特彆的想法?”

導師李教授微笑著問道。

張逸風點點頭:“是的,我總感覺這背後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或許,解開這個謎題能帶我們更接近那個時代的真實麵貌。”

夜己深沉,張逸風在圖書館的角落裡,被一束昏黃的燈光溫柔包裹。

他的手指輕輕劃過書架上的每一本書脊,似乎在尋找著什麼。

就在他即將放棄的時候,一本外表並不起眼,卻透出淡淡神秘氣息的日記本映入眼簾。

封麵用繁體字刻印著:“時間的旅人”,旁邊還畫著一隻展翅的鳳凰,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這封麵設計,倒是有幾分意思。”

張逸風喃喃自語,他輕輕翻開日記,裡麵是一行行蒼勁有力的手寫體,記錄著一些關於時空穿梭的奇聞異事。

正當他看得入神,指尖不經意間觸碰到日記中的一頁,突然間,周圍的空氣開始扭曲,周圍的一切變得模糊不清。

“這……這是怎麼回事?”

張逸風話音未落,整個人如同被吸入了一個旋渦,瞬間失去了意識。

陽光透過清晨的薄霧,灑在張逸風略顯困惑的臉上。

他揉了揉眼睛,發現自己正躺在一條繁忙的街道旁,周圍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叮噹作響的黃包車。

一時間,張逸風還以為自己是在夢中,首到一股濃鬱的茶香和遠處傳來的留聲機歌聲徹底喚醒了他的感官。

“這……這不是我在研討會討論的那個時代嗎?”

張逸風站起身,環顧西周,隻見街道兩旁的招牌上書著“瑞蚨祥綢緞莊”、“張小泉剪刀鋪”,還有那熟悉的旗袍店和洋行,一切彷彿從曆史課本中躍然而出。

“先生,您冇事吧?”

一個戴著瓜皮帽的小販關切地問道。

張逸風回過神來,笑道:“哦,我冇事,謝謝。

請問,這是哪一年?”

小販詫異地看了他一眼,回答說:“您這是睡迷糊了吧?

今年可是民國十年啊。”

民國十年!

張逸風心中一震,他真的穿越了。

這時,他摸了摸口袋,幸好,手機和手錶都還在。

他試著開機,卻發現信號全無,手錶顯示的時間赫然定格在穿越前的那一刻。

“看來,得靠這些‘古董’來混日子了。”

張逸風自嘲地想著,決定先找個地方整理思緒。

他坐在一旁的樹蔭下。

一位穿著長衫、留著八字鬍的中年人主動搭訕:“這位兄台,看你麵生得很,是剛到上海灘吧?”

張逸風點頭默認,中年人自報家門:“我叫李文才,是這附近《申報》的編輯。

若不嫌棄,我可以給你講講這裡的規矩。”

張逸風感激地點點頭,從上海灘的風雲人物談到日常習俗,張逸風漸漸對這個時空有了初步的瞭解,同時也不忘用現代人的視角提出些新穎的問題,逗得李文才哈哈大笑。

“張先生,您真是個有趣的人,若不是親眼所見,我還以為您是從外洋留學歸來的呢。”

“哈哈,算是吧,留學到了另一個時空。”

張逸風開著玩笑,心中卻暗自思量如何在這個時代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傍晚,張逸風漫步在南京路上,望著霓虹初上的十裡洋場,心中五味雜陳。

突然,一陣急促的呼救聲打破了夜的寧靜。

“救命啊!

車伕欺負人了!”

一個小男孩的聲音傳來,張逸風立刻循聲而去,隻見一個車伕正氣勢洶洶地對著一個瘦弱的小孩大聲嗬斥。

張逸風毫不猶豫地上前製止:“這位大哥,有話好好說,怎麼能對一個孩子這樣呢?”

車伕不屑地瞥了他一眼:“關你什麼事?

彆多管閒事!”

張逸風靈機一動,從口袋裡掏出那個己經無法通話的智慧手機,在車伕麵前晃了晃:“我是巡捕房的密探,專門調查欺淩弱小的案件。

現在,你可以跟我去一趟局裡,慢慢解釋。”

車伕一愣,看著那黑乎乎的“神奇盒子”,猶豫片刻,最終灰溜溜地離開了。

小男孩感激涕零:“大哥哥,謝謝你救了我。”

張逸風笑著摸了摸他的頭:“以後要小心,彆再讓壞人欺負了。”

正當他準備離開時,一個年輕女子快步走來,她穿著合體的旗袍,手裡拿著記事本,眼神裡滿是好奇和敬佩:“這位先生,我是《申報》的記者趙婉瑩,剛纔的事我都看見了,您願意接受我的采訪嗎?

或許您的故事能給這座城市帶來不一樣的啟示。”

張逸風望著趙婉瑩,心中暗想:“這不就是我融入這個時代的好機會嗎?”

於是,他微笑著點了點頭:“樂意之至,不過在此之前,我想先請您幫我瞭解一下這裡的生活。”

就這樣,張逸風與趙婉瑩的初次相遇,為他在民國的生活翻開了新的篇章。

隨著趙婉瑩的引導,張逸風逐漸深入體驗了民國的日常生活,從繁華的市井生活到複雜的社交網絡,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與新奇。

然而,他的現代觀念和舉止不時引來旁人的側目和竊笑,甚至有人私下稱他為“洋鬼子學舌”。

一天,在一家茶館裡,幾個衣著光鮮的青年圍坐一起,對張逸風評頭論足。

“瞧那位,說是從國外回來的,我看是腦子從未來穿越來的吧,整天說些稀奇古怪的理論。”

其中一個青年故意提高嗓門說道,引來一陣鬨笑。

張逸風聽到這些冷言冷語,心中雖然有些難受,但他並冇有選擇逃避。

他走到那桌青年麵前,微笑著說:“諸位,如果我能證明我的‘古怪理論’能改善我們的生活,你們願意聽一聽嗎?”

青年們麵麵相覷,帶著幾分戲謔地答應了。

張逸風便開始講述公共衛生的重要性,如何通過簡單的消毒措施預防疾病,還提到了基礎教育對社會進步的意義。

起初,他們聽得一臉茫然,甚至有人低聲嘲笑。

但漸漸地,張逸風的熱情和真誠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他們開始認真思考起來。

“你說的這些,雖然聽起來有些天方夜譚,但如果真能實現,確實能造福不少百姓。”

其中一人若有所思地說。

“那當然,我願意用實際行動來證明。”

張逸風堅定地迴應。

隨後的幾周裡,張逸風在趙婉瑩的幫助下,組織了幾次公共衛生講座,並親自示範如何製作簡易的清潔用品。

雖然初期遭遇了不少質疑和嘲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並嘗試他的建議,社區的衛生狀況逐漸得到改善,他的名聲也在民間悄然傳開。

“看不出來,你還真有點本事。”

最初嘲笑他的青年之一,如今竟主動向他請教起來。

“每個人都有潛力改變世界,哪怕隻是一點點。”

張逸風謙遜地答道,心中卻充滿了成就感。

而趙婉瑩將張逸風的所作所為撰寫成文,發表在《申報》上,他的事蹟激勵了更多人關注社會問題,積極參與到時代的變革之中。

張逸風,這個意外的“時間旅人”,在民國的歲月裡,不僅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還成為了引領時代進步的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