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章 班底雛形

    

前世的劉辯雖為企業高管,但喜好曆史,尤其喜歡鑽研三國,對東漢末年重大曆史事件及知名人物頗為熟知。

荀彧智謀超群,尤擅戰略和內政,“有王佐之才”,為曹魏集團謀士之首;張遼碧血丹心,智勇兼備,為曹魏集團“五子良將”之首。

荀彧、張遼兩人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心向漢室,畢生立誌匡複大漢,這也是劉辯有信心招募二人的緣由。

劉辯邊尋思邊返身從兵器架上取下一柄寶劍,此劍原為漢高祖劉邦佩劍,曆代帝王代代相傳,漢靈帝劉宏臨終時將此劍傳於劉辯。

這是一柄飾有七彩珠、九華玉的帝道寶劍,劍身寒光逼人、刃如霜雪、削鐵如泥,劍柄處鐫刻著“赤霄”兩個篆字。

此劍劍長5尺,比一般古劍長2尺,既可近戰亦可遠攻,屬一柄長劍。

劉辯手握赤霄劍,腦海中浮現出一套劍法——《風雷劍術》,該劍術乃當世劍聖王越師傅純陽真人所創,返璞歸真、化繁為簡,總共隻有7式。

劉辯閉目體悟著劍法,很快感到一種通體貫通的感覺,一種自身和天地融為一體的感覺,運起劍來每招每式都疾如閃電、勢若風雷。

劉辯漸漸將劍法印入了肌肉記憶,進入了忘我狀態。

“陛下,荀彧(張遼)拜見!”

劉辯尋聲望去,隻見薛禮帶著一名青年文士、一名青年武將步入大殿。

看見劉辯,三人皆伏地跪拜。

劉辯細細打量著薛禮身側的兩人。

青年文士他是認識的,年約二十五、六歲,麵色白皙、眉目清秀、氣質儒雅、豐姿偉美,他是荀彧,去年擔任守宮令時與劉辨有數麵之緣。

青年武將似曾相識,年約二十歲左右,紫色麵龐、輪廓分明、目光如炬,應該就是張遼。

劉辯示意三人平身,移目注視荀彧、張遼片刻,開口說道:“文若、文遠,朕突然召汝二人,乃情勢所迫。

自朕被廢黜以來,董卓多方加害,朕屢次身處險境。

今日,董卓使李儒欲用毒酒鴆殺朕等,皇太後己被害,李儒被我反殺。

如今境況,不知兩位有何對策?”

聽到劉辯之言,兩人臉上頓顯憤怒之色。

旋即,荀彧陷入思索之中,張遼則搶先言道:“陛下,董卓之惡行人神共憤,遼早己心生反意,末將願粉身碎骨以保陛下平安!”

劉辯微微點頭,目光看向荀彧。

荀彧卻反問道:“不知陛下心誌如何,有何打算?”

劉辯心道,這荀文若果然不簡單,他需要考察自己的誌向和抱負,來權衡是否值得輔佐。

劉辯沉聲說道:“文若、文遠、仁貴,時間緊迫,不容詳談。

當今漢室經曆了宦官乾政、外戚專權,又遭權臣挾持,帝勢衰落、且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朝廷早己淪為皇室、權臣、軍閥、世家、宦官等勢力榨取自身利益的平台和鬥場。

眼下董卓殘暴,但既便董卓被誅,後麵仍會出現第二個、第三個董卓。”

“關東諸候會盟在即,雖聲言討董,但諸侯們各懷心思,都在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

如今的大漢,早己遺失了高祖、武帝時的初衷。

因此,朕欲重拾高祖武帝之主旨和願景,重鑄大漢之輝煌。”

劉辯的話,讓大家產生了共鳴,每個人都麵露激奮之情。

荀彧多少有些意外,此前他曾與劉辯見過幾麵,雖然並不瞭解其心性,但首觀印象是懦弱無主見,今日劉辯之所作所為,卻與以前判若兩人。

看到劉辯的目光,荀彧應道:“陛下心繫蒼生,誌存高遠,彧敬佩不己。”

劉辯接著說道:“朕欲離開洛陽,占據一隅之地,蓄積實力,待時而動。

不知文若、文遠可願助我成就不世之功?”

荀彧聞言,當即雙膝跪地:“陛下,彧誌在匡扶漢室,欲儘獻畢生之力。

董卓入京後,彧心灰意冷、辭職隱居,也曾多方尋訪雄才大略者,以期達成興漢之夙願。

今得陛下垂愛,彧感恩終生。

士為知己者死。

彧願誓死追隨陛下,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張遼也伏地跪拜:“興漢乃末將平生所願!

遼願終生追隨陛下,誓死效命,在所不惜!”

劉辯興奮不己,說道:“自今日始,文若乃朕之子房,文遠、仁貴乃朕之臂膀也!”

隨後,劉辯對荀彧、張遼道:“朕前幾日昏迷中幸遇一仙師,得傳一功法,可渡人提升武力等屬性。

文若智力過人,然體質孱弱,朕可助你提升武力,讓你在亂世有自保之力;文遠亦可晉階為超一流武將。

你二人可閉目屏息,待我傳功。”

聽到劉辯之言,二人心中大為震撼,旋即依言閉目屏息。

劉辯便召出係統給荀彧增加武力值30點(除宿主不受限製外,給其他人增加屬性點的上限是30),讓其武力跨入二流武將之列;給張遼增加武力值10點,智力、統帥各增加5點屬性,讓張遼更具智勇兼備的統帥型將領資質。

兩人的屬性更新為:姓名:荀彧(字文若)武力:85智力:98政治:99忠誠度:100姓名:張遼(字文遠)武力:98智力:92統率:95忠誠度:100兩人感到身體的變化,再次伏地叩謝劉辯的再造之恩。

至此,劉辯在亂世創業的班底初具雛形。

劉辯扶起荀彧、張遼,並對接下來的事項,吩咐道:“現在兵分兩路,文遠率本部兵馬,帶上唐姬,先行出城,在城外等侯。

朕和文若、仁貴還要去辦點事,稍後出城。

另外,為便於以後行事,要隱去朕的身份,現在我的新身份是劉和,字子川,幽州牧劉虞之子。”

“喏!

主公!”

三人均躬身應道。

洛陽城北,一座雄宏、高大的府邸。

此處原為大將軍何進府邸,現改為相國府。

寬敞奢華的大堂內,一個年約五十、高大臃腫的男子正躺坐在上首太師椅上,下首躬立著一位青年武將和一位青年文士。

中年胖子正是董卓,下首兩人為李傕、賈詡。

董卓微閉雙眼,低聲問道:“文優去了許久,怎麼還未回來?”

李傕忙應道:“相國,永安宮有百名西涼甲兵禁衛,劉辨一個廢人、兩個弱婦,文優定會順利完成使命的。”

董卓繼續問道:“文和以為呢?”

賈詡應道:“相國,誠如稚然所言,文優不應有事。

為保萬全,可使一人前往探望,另派將領加強城內巡防。”

董卓突然睜開雙目,對李傕道:“稚然,你帶人去看一下,此事乾係重大,絕不能出錯。

並通知呂布,今夜城內宵禁,著他詳加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