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安居退五路

    

兩人麵色驚恐,帶兵打仗可不是鬨著玩的,你一個詩經都背不了的人,還會乾這個?

“陛下,魏國來勢洶洶,戰場上刀劍無眼,行軍打仗之事,交給丞相與眾將士便好。”

“是是是,陛下尚且年幼,有上下臣子出謀劃策便可,何勞親自動手。”

董允和杜瓊兩人話語上滿滿的關心,實則就是不信任劉禪。

要是用你的策略,搞不好年夜飯得在魏國裡吃。

之前的劉禪被這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絕對就信了,但現在這可是林楓。

他有些怒道:“愛卿既不相信朕,那就請回吧!”

兩人急忙叩首:“陛下息怒。”

董允緩緩開口道:“非我等不相信陛下,隻是魏國五十萬大軍,若無丞相坐鎮,恐軍心難穩,有後顧之憂啊。”

“侍郎所言極是。”

“大膽!

朕身為天子,承父勇略,更習得相父軍法精髓,區區五十萬大軍,彈指間,便可灰飛煙滅。”

“想當年在當陽長阪坡時,我與子龍叔二人,單槍匹馬,視曹軍八十三萬大軍如同草芥,於亂軍之中七進七出,我比子龍叔更勝一籌,始終領先半個身位,今有軍有將,有何懼哉?”

兩人還想反駁,但想了一下,的確是這樣一回事。

董允:你……你要點臉吧陛下。

杜瓊:你說的不臉紅,我聽著都尷尬。

趙雲:好好好。

“可是,陛下……”兩人意識無法反駁。

劉禪幾斤幾兩,文武百官也心知肚明,若不是劉備生前以仁德為本,結交的也大多忠義之士,又有諸葛亮坐鎮,恐怕蜀漢就要改姓了。

見兩人依舊擔憂,林楓也不嚇唬他們,了當說道:“既然你們不信,且先聽聽朕的退敵之策,不行,朕再親自問計丞相,何如?”

兩人相覷一笑,答應下來。

“微臣,謹聽陛下良策。”

林楓心想,諸葛亮原本隻是想試探劉禪,按照劇情,劉禪會親自問計,隨後安居平五路,但是他自己都知道怎麼退敵,何不藉此樹立一下威望?

“羌王軻比能、南王孟獲、反將孟達,魏將曹真,東吳孫權,此五路兵,朕己皆退去了也。

”兩人疑問:“如之奈何?”

“西番王軻比能引兵犯西平關,朕料馬超其祖西川人士,素得羌人之心,羌人以馬超為神威天將軍,朕己下旨,星夜持詔,令馬超緊守西平關,伏西路奇兵,每日交換,以兵拒之。

此一路不必憂矣。”

“又南蠻孟獲,兵犯西郡,朕亦密詔遣魏延領一軍左出右入,右入左出,為疑兵之計,南蠻徒有勇力,其心多疑,若見疑兵,必不敢進,此一路又不足為慮。”

“又知孟達引兵出漢中,達與李嚴曾結生死之交,朕知其目前守永安宮,己私下遣詔,做李嚴親筆,令人送與孟達,孟達必推病不出,以慢其餘西路軍心,此一路又不足憂矣。”

“又知曹真引兵犯安陽關,此地險峻,可以保守,朕己遣子龍將軍引一軍把守關隘,並不出戰。

曹真見我軍不出,不久自退矣。

此西路兵俱不足憂。”

“朕尚恐不能保全,又下詔,密調關興(字安國)、張苞二將,各引兵三萬,屯於要緊之處,各路救應。”

董允和杜瓊驚掉下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如此謀略必定可行,隻是出於劉禪之口,總感覺在做夢一般。

“那還有東吳孫權一路,何如?”

“東吳孫權向來謹慎,未必敢動,且其雖名義上屬於魏國,聽其調遣,實則自成一國,發兵也不過是為不費兵力占我境界。

如西路奇兵勝出,川中危機,必來相攻,行狗盜之舉,即西路不濟,安敢動乎?

必夾首尾,喪家而回。”

“如此,敵軍自破,何須勞煩軍事?”

雖說原本諸葛亮更加謹慎,還派遣了鄧芝(字伯苗)前去與東吳說和,但林楓料定東吳謹慎,不敢輕進。

孫權此時並冇有稱帝,名義上還是屬於魏國,就連吳王的封號,還是討來的,可見其有多窩囊。

自從孫策死後,江東人才凋零,除了陸遜(字伯言)還冇幾個敢光明正大的打上一仗的,而孫權隻敢龜縮在長江之後,己然喪失稱霸三國的野心。

林楓不肯派遣說和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仇恨,自己現在是劉禪,親爹劉備因夷陵之戰成疾而死,二叔關羽被呂蒙被刺,身首異處,三叔張飛也被範強和張達殺死,隨後投奔東吳。

客觀來說,這幾位身死,也有很大一部分自身原因,但無論如何與東吳脫不了乾係。

既然自己來了,就不需要講和這一環節,反正兩家遲早要打起來。

董允和杜瓊聽後如夢初醒,互相掐了掐大腿,以證明剛纔不是做夢。

陛下竟有如此才略,真是先帝顯靈,大漢複興有望啊!

尤其是董允,聽後眼角的淚水不自覺的流了出來,他又問道:“既然陛下己懷良略,為何不早早告訴我等。”

這傢夥,還委屈上了。

林楓笑道:“汝等不曉兵法奇妙貴在使人不測,豈可泄露於人?”

“兩位愛卿,此計可否?

“兩人豁然開朗,這才笑出聲來,一起拍馬屁道:“陛下雄才偉略,計謀高深,我等竟存有疑心,罪該萬死,望陛下責罰。”

“哈哈哈,朕尚且年幼,汝等有所顧慮,情有可原,責罰就免了,複興漢室,還要靠諸位忠臣齊心協力。”

兩人方纔彆了劉禪,喜笑顏開到城外去。

……諸葛亮此時邊考慮派遣東吳說和的人選,邊等待劉禪前來,卻聽到一則訊息:“後主劉禪己用計去退五路大軍。”

驚得他手中竹簡掉落在地,暗道不好,連忙問:“用了何計,陛下尚且年幼,不識兵法,群臣為何不勸諫!

真是糊塗啊!”

那人纔將事情頭尾道來。

聽完劉禪的計謀,諸葛亮懸著的心放終於放下,因為此計,和他所想的相差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