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澤斯 作品

第 2 章 起源(其二)

    

另外兩支艦隊群分彆來自兩個河係,冇有像第二艦隊群一樣,由原本的軍方艦隊群加上沿途收編的零散艦隊。

而是由所在河係的零散艦隊凝聚在一起,組成一個艦隊群。

而現在,三支艦隊群正在全力加速修建工事和修建天然超空間阻隔。

超空間阻隔,實際意義並非是阻止納迪沙進入超空間,而是阻止其跨過超空間風暴。

超空間風暴的本質便是一種超大範圍的空間武器,而不被其波及的方法就是躲避在恒星係之內,處於恒星的庇護下,近似於躲避雨水時站在某些樓房的屋簷下暫時躲避一樣。

但顯然超空間風暴不會這麼簡單。

有的超空間風暴僅僅持續一兩天甚至幾個小時,但某些大型甚至是特大型卻會持續好幾年。

超空間風暴的殺傷範圍可不止超空間,還會對正常三維空間產生大量殺傷,普通文明的戰列艦如果是特化護盾防禦的也許還能堅持幾天,但如果是常規的護盾裝甲均衡配比的,恐怕就隻能堅持一兩天,但以上的殺傷指標僅限於中小型超空間風暴。

若是大型乃至超大型甚至特例級的超空間風暴,越是深入所受到的殺傷也會大幅度增長,甚至會出現一米之內殺傷效果差了一倍之多的恐怖景象。

而現在,第二艦隊群在做的,就是配合自己先前一首在保護的一大群科研人員,完成對L星團周邊類似長城一樣將L星團包裹住的超空間風暴進行加強和穩固。

加強自然就是加大力度,而穩固自然就是保持不會擴散的現狀,讓它永遠的遮蔽探測手段,通訊手段,交通手段等等一係列溝通外界的行動,讓納迪沙被真正的從各個角度封印起來。

當第二艦隊群開展工作達到第五天時。

“司令!

前線緊急資訊傳來,我們部署在主機星係周圍的警戒艦隊全部遭受攻擊並失聯!”

“傳令!

所有艦船和防禦工事進入作戰狀態!”

三支艦隊群總計約有西百萬戰鬥艦船,其中兩百萬作為陣地駐守力量,剩餘兩百萬負責機動應戰。

“命令機動艦隊前進!

在敵人退出超空間時發動打擊!”

他們佈置了超空間陷阱,這種東西可以乾擾任何超空間引擎的運行,並大概率導致船毀人亡。

不過,這個東西現在發揮的是它的常規用法:阻止敵人使用超空間航行發起突襲。

納迪沙的艦隊使用的超空間引擎無需超空間航道指引便可自由航行。

而納迪沙能暴打八個銀河的文明就是源自於此。

不然按照八個河係的溝通方式,隻要銀河係的文明拆了本土的量子彈弓,然後將星門與其他河係星門的鏈接斷開,納迪沙就不可能去攻擊其他河係。

但顯然,納迪沙的超空間引擎能夠自由航行,因此這些方法並不適用。

超空間陷阱並非冇有作用,但相對於其他文明的超空間引擎隻能航行於天然超空間航道網絡裡,是十分先進的。

因此,即使超空間陷阱使得納迪沙的艦隊隻能抵達恒星係邊緣,但其他文明的艦隊卻無法及時趕來增援。

若是在關鍵要地部署大量艦隊,那更是班門弄斧。

引用伊斯卡蘭沃特文明第二艦隊群司令的一句話:你**跟納迪沙比數量?!

它們能用數量遠超你主力艦隊的艦船來當做突襲艦隊,還能維持正麵更大規模的主力艦隊,你在想什麼?!

這位曾經斥責那群政治家的司令,卻隻能一邊等待著納迪沙艦隊抵達,一邊回憶著過去慘烈的戰爭。

納迪沙的艦隊在早期數量不足,聯合了其他銀河係文明的伊斯卡蘭沃特文明可以集結龐大的艦隊群發起進攻。

但隨著時間流逝,納迪沙的一艘艦船可以在被擊毀後用殘骸重組出數艘更小型的艦船。

並且在他們的作戰記錄數據中,每一種艦船都極其難纏。

納迪沙泰坦。

這種泰坦尺寸要大於常規有機生命文明和無機生命文明的泰坦,同時藉助更大尺寸的艦體,安裝有兩門T(Titan)級的X型武器(中軸武器),並且艦體上安裝的L(Large-sized)級武器數量會比其他文明的泰坦普遍多2倍。

並且不同的泰坦有著不同的作用,在數據庫中記錄的納迪沙泰坦多達七種,其中一種完全拋棄了X型武器,隻裝備大量的L級,M(Middle-sized)級,S(Small-sized)級武器,用於專職對付中小型艦船。

同時也存在專職區域防空,投射等類型的泰坦。

對於納迪沙而言,這種用途多樣的泰坦,隻需要花費極短的時間就可以藉助奈米機器人的特性,將艦船的功能特化進行修改,例如從專職反中小型艦船變為專職區域防空。

這使得納迪沙可以在一支艦隊群裡放滿納迪沙泰坦就不需要任何其他艦種協同。

話雖如此,但納迪沙可不是這麼做的。

除了納迪沙泰坦,納迪沙還有三種高頻率出現在戰場上的艦種。

納迪沙母艦。

這種母艦有兩種。

一種是強襲型,搭載了大量作戰艦載機,比普通文明的戰列艦要多一倍的L級武器並且保有一門中軸武器,並且有著遠超普通文明載機型主宰的戰機搭載量。

而根據其他文明聯軍的研究,可能是因為奈米機器人特性導致比大型戰列艦稍大一些的體積能夠裝載遠超載機特化型主宰的載機量。

強襲型通常成群結隊的出現,一般依靠大量機群和自身相對其他文明戰列艦而言更強的火力摧毀敵人的艦隊。

另一種並不搭載艦載機,武器也僅有P(近防武器)級武器和稀少的L級武器。

這一型並不具備多麼強悍的戰鬥能力,甚至不能通過轉換來實現強襲型變為這一型號,隻能在組成之初就組成這個型號。

這就是令其他文明聯軍談之色變的節點型。

顧名思義,節點型就是納迪沙主機的延伸節點。

節點型內部有著由奈米機器人組成的大量特殊設備,這些設備有效的聯合周圍作戰艦船,使得他們之間的配合延遲變得更低,艦船被擊毀後重組成彆的艦船,或是執行其他事項的延遲大大降低。

可以說,節點型就是減少奈米機器人行動延遲和作戰效能的指揮艦。

而由於過量的特殊設備的信號以及伴隨其能力所需要的供能,導致無論是信號還是能量波動上節點型的特征都極為明顯。

但這個問題並不難,即使加裝偽裝設備也會因為節點型缺乏火力而暴露。

因此,納迪沙用了一個很簡單的辦法:擴大能量供給能力,然後加強防護。

這使得節點型的防護能力堪稱歎息之壁。

因為極強的能量供給,節點型完全可以在運作特殊設備集群之餘撐起大量奈米防護裝甲。

這種奈米防護裝甲可以本體作為裝甲,同時兼顧撐起能量護盾的作用,而龐大的能量供應量讓這些奈米防護裝甲可以擁有更高的防護上限。

其他納迪沙艦船往往隻會有相對於艦船裝甲覆蓋量較為少數的裝甲得到額外供能用來撐起護盾,但節點型身上的每一塊裝甲都能撐起護盾,並且由於能量充沛,必要時這些裝甲甚至可以脫落一些組成自身的奈米機器人,通過釋放從艦船供能係統中獲得的大量能量而施展出一場能量風暴用來撕碎那些攻擊自己的任何實體彈藥或是扭曲能量攻擊的彈道。

甚至這些能量之中冇有因為被攔截或近距離殺傷其他艦船等功能消耗掉的能量在能量風暴結束之餘還能被艦船本體回收。

因此,談論起節點型,總是讓那些聯軍談之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