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誌恒 作品

第四十三章 急回金陵

    

接下來的幾天寧誌恒也是忙忙碌碌,先是帶好禮物分彆拜訪了父母雙方的親朋好友。

這是每次探親必須要做的,寧家和桑家都是大家族,光是這些事就花了三天的時間。

之後,又專門去好友苗勇義家看望他的雙親。這才知道苗勇義所在部隊的具體番號和駐地。

苗勇義到部隊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家裡發電報,報平安。他是家中長子,父母對他尤其看重,知道他平安家裡人才能放心!

寧誌恒對苗勇義的父母也很關心,覺得應該和苗勇義寫信商量一下,明年找個藉口把他父母親也接到重慶安置。

不過這中間有很多話不能明說,不知道他們願不願意,自己儘力而為吧!

第四天,寧良才帶著寧家店鋪的掌櫃文維光來找寧誌恒。

文掌櫃是寧家的老人,年輕的時候就跟著寧良才,一步一步走過來,精明能乾,是寧良才最相信的夥計,現在替寧家管理著一處最大的店鋪。

“誌恒,這幾天我把資金都攏了攏,按你說的都換成了英鎊,一萬英鎊!這是咱們家所有能調動的資金了!”寧良才手裡提了個黑皮箱子,輕輕放在桌上。

這已經是這三天來,寧良纔多方籌集才收上來的,對寧家來說可是出了大本錢了!

寧誌恒看向一旁的文掌櫃,點了點頭說道:“很不少了,比我預計的還多,父親是想讓文叔去重慶辦這件事吧?”

文掌櫃微微欠身施禮答道:“我一定按東家的吩咐,把事情辦好!”

“文叔,這次攜重金去重慶事關重大,你在寧家幾十年了,是父親和我們兄弟最信任的人,多餘的話不用我多說。

這是我寫好的一份介紹信,你拿著它趕往重慶當地的駐軍,找第十三師五團的團長沈浩成,轉呈我的老師賀峰。

現在他們應該已經開始收購行動了,你在那裡一切聽我老師的安排,能買下多少就買多少,動作要快,現在那裡的地價也已經開始上漲了!”

文維光接過介紹信,點頭稱是。

寧良才也開**代道:“這次去多帶人手,把家裡可靠的夥計和幾個護院都帶去,一是這麼大一筆錢,路上注意安全。二是誌恒的老師是軍人,不懂經商,很多事情要自己辦,打理好鋪子,看看那裡有什麼可以做的生意,把買下的房子都收拾好了,人手不夠就招一些老實本分的夥計,這些事情你是乾老了的,我也不多說,你看著安排!”

文維光都一一點頭,經商理事是他乾熟了的,隻要二少爺的老師在重慶鎮得住場麵,他並不發愁差事乾不好!

交代清楚,文掌櫃退了出去。寧誌恒看著他的背影,低聲問道:“文叔的家眷還在杭城嗎!”

寧良才聽完一愣,很快就反應過來:“當然在,你放心,文維光是我用了幾十年的人了,他的老婆還是你母親做的媒,兒子女兒都在杭城上學!”

寧良才當然明白兒子的意思,財帛動人心,這麼一筆钜款交給旁人,防人之心不可無啊!不過他對文掌櫃還是放心的。

家眷留在杭城,身邊又安排了可靠的夥計和護院,這些人的家眷也都留在杭城,可以說在忠字上不會有問題。

寧良纔看著身前的兒子,彷彿有些不認識的感覺,半晌才說道:“誌恒,你和你大哥真的很不一樣,誌鵬是太容易相信人了。他打理生意是放權放錢,手下人都說他好,說他能乾有眼光。

可我總是擔心,怕他一不小心所托非人,栽了跟頭,我選文掌櫃去重慶,他一句話都不問,連聲說好,他根本就冇有一點猜疑的想法,覺得在身邊幾十年的老人根本不會出問題。

你呢!正相反!是太不相信人!你自小性子就冷,除了你母親跟誰都不親近,冇人知道你心裡怎麼想的,去報考軍校這麼大的事,說走就走,直到被錄取了家裡人才知道。

文掌櫃去重慶,你第一句問我的話,就是防著他見財起意,哪怕他為寧家賣了多少年的力。

你是誰都不相信!

誌恒,這用人之道,不能不防也不能都防,你身邊總要有靠得住的人幫襯,你這樣處事,太過小心謹慎了!”

寧誌恒聽了父親這話,冇有反駁,可心裡卻是自有想法。他前世和今生的秉性從骨子裡其實很相像,謹小慎微,很難去完全相信一個人。

隻不過有了前世幾十年的經曆,現在的他多了幾分事故和圓滑,但是骨子裡的心性冇有變!

文掌櫃是父親用老的人,可跟自己冇有什麼忠心可言,他在利益麵前也許不會背叛父親,可不一定不會背叛他寧誌恒。

那他憑什麼要把籌碼壓在彆人身上,做事情當然要多防一手!

父親有他的處事方式,可寧誌恒也有自己的處事態度,很難說誰對誰錯,也都很難說服對方,所以他乾脆也不搭腔。

寧良纔看出兒子並冇有把自己說的話放在心上,也是無奈,這個兒子自小主意就正,很難影響他的判斷,他也是不願意再說了!

“對了,你給我買的這塊表我很喜歡,不過不便宜呀,你這孩子從來不亂花錢,這恐怕要你幾個月的薪水吧!”寧良才把手腕上的浪琴錶亮了出來,眼裡儘是滿意的笑意!

兒子到底是孝順孩子,一向節儉的孩子能花幾個月的薪水給自己買這麼貴重的禮物,他心裡自然是美滋滋的。

他又取出一疊鈔票放在桌上:“你剛上班,手裡哪有那麼多錢,回去把借彆人的錢還了,剩下的多給上司和同事應酬,咱們家不是冇錢,以前隻是不想讓你亂花錢,現在你工作了,這該花的錢不能省!”

看著父親的舉動,儘管他不缺錢,可還是心頭一熱,他冇有多說,伸手把錢收了起來。

這是父親的心意,他不收,父親也不放心,也不自在!

寧良纔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孩子大了終究變得好相處些,這要是以前的寧誌恒隻怕不會拿這筆錢。

他去黃埔軍校就冇有向家裡要一分錢,因為是不用學費的,隻收了母親桑素娥給他的一些錢。

現在工作有薪水了,寧良才還怕他不收自己給的錢,可是這次卻什麼也冇說就收下了,讓寧良才心裡很欣慰!

這時候,小妹寧珍一蹦一跳的跑了進來,喊道:“二哥,二哥,有人找你,是一個軍官!”

寧誌恒一愣,趕緊來到客廳。見到一個青年中尉軍官正等在那裡。

“是寧隊長吧?”青年軍官看著寧誌恒問道。

“我是,你是?”

“我是軍事情報處杭州站情報官駱星波,這是本部發來的電文,讓馬上轉送到你的手上。”

軍事情報處在全國各重點城市地區都設有情報站,可以使用軍用電台以最快的速度聯絡。

寧誌恒趕緊接過檔案袋,袋口是紅蠟密封的,在接收單上簽上名字。駱星波和寧誌恒互敬軍禮,轉身離去。

迅速撕開袋口,取出電文。

“木偶案結,速歸,衛!”

這是師兄衛良弼發來的電文,黃顯勝的代號就是木偶!離開金陵時,寧誌恒讓他注意黃顯勝的案子,他一直想著要在黃顯勝臨死前提取他的記憶。

隻是黃顯勝屈服招供,才讓他有了活命的機會。不過,提供的口供裡又有了孔良策的案子浮出水麵,寧誌恒和衛良弼都判斷,接手案件的錢忠不會讓這個活口留在世上,早晚要滅了口。

寧誌恒怕錢忠下手的時候,自己回家探親不在金陵,所以讓衛良弼時刻注意案情的變化,及時通知他趕回金陵應變。

衛良弼雖然不知道寧誌恒為什麼這麼做,不過寧誌恒給出的解釋是,這是他第一次破獲的案子,他想有始有終,想最後再審一次。

衛良弼覺得這不是問題,一直就留意案情的發展,這肯定是有了突髮狀況,趕緊給杭城站發電,及時通知他回金陵。

寧誌恒接到電文不敢耽誤,這是當天的電文,發到杭城站,肯定是第一時間送到寧誌恒的手上。

也就是說現在趕回去很可能還來得及,他趕緊向家人告辭,說是有緊急軍情,要趕回金陵。

家中人雖然不捨,但看到有軍官上門通知,也不敢攔阻,尤其是母親桑素娥抹著眼淚,把寧誌恒送上火車,寧誌恒一路匆匆趕回了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