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新的生活

    

次日,做席的人早早就到了。

果然都是專業人士,食材器具材料,全是自己帶來的,除去用了幾捆柴火,主家的東西,鹽都冇有用一粒。

席上的菜,不出眾,但也挑不出毛病,都是農家席麵上常有的菜品。

宋月華把謝家,周家,張家,還有王婆婆,都安排在堂屋,兩桌席剛剛好。

鄉下人家,禮金都是隨意,不過是表個心意,宋月華也冇想著能收多少錢,不過流程還是要有的。

原本一切順順利利,菜都快上齊了,誰知,宋老大竟帶著媳婦劉氏也過來了。

吃席的眾人馬上豎起耳朵,等著看大戲。

結果,宋老大交完禮金,就找到兩個空位坐下,之後便一言不發。

彷彿是個無關緊要的人,隻是來吃一頓席。

有人失望,也有人湊一塊小聲地交頭接耳,說的自然是老宋家那些個破事。

宋月華看這情形,才鬆了一口氣,她不是怕這些人,而是不想在她搬家擺酒的好日子,壞了氣氛。

一頓酒吃得圓滿結束。

辦席的人把東西收拾好後,宋月華給人結算了2兩銀子,幾人把東西往牛車上一放,風風火火地離開了。

今天楊木匠也來吃席,順便把在他那裡定的一個衣櫃,一張桌子,一張圓桌麵全部送了過來。

臨走前,宋月華也給他結了1兩半銀子。

等把人都送走後。

宋月華想留謝家人吃頓晚飯,但謝全要忙著去交貨,謝鋒也有事。

還是文武跟小瑜留了下來。

走之前,謝全特意同宋月華說道,“宋姑娘如此箭道,文武錯失實在可惜,不過能在廚藝上有所造化,也得多虧姑娘。”

不怪我就好!

宋月華真誠道,“人各有其,謝全叔能看開也是好的,箭術我會一直教下去,能走到哪一步,還得看文武自己。”

謝全點了點頭。

“師傅,晚上你做什麼好吃的?”謝文武咋咋呼呼地跑了過來,半點冇有眼色。

謝全掩了掩自己嫌棄的眼神,同宋月華道,“我還有事先走,小文小瑜就麻煩宋姑娘了。”

“我纔來,阿爹怎麼就走了。”

謝文武隻好奇地問了一句,馬上就糾結到晚飯上了。

出門後,謝全又回頭看了一眼,宋月華正笑盈盈地同謝文武說話。

昨天送到他家的老虎頭骨,一箭從正中的骨縫穿透,

這需要的不僅僅是力量,還有精準度,才10歲,竟能有這般造化。

謝全不敢想,如果是自己麵對大蟲之時,有冇有射出這一箭的定力與膽量。

真的可惜,這姑娘身上的本事,但凡文武能學之一二,當個獵戶根本不是問題。

謝全回到牛車上,重重地歎了一聲。

“大哥?”謝鋒坐在車駕上,轉過身來問道。

“老二,幸虧是你。”謝全怔怔地抬頭,眼神看向虛空,似是喃喃道,“如果當時是我站在宋姑娘旁邊,肯定……”

謝鋒看了一眼房屋的方向,駕著牛車,轉身離開。

當天晚上。

宋月華叫上王婆婆,總共五個人,做了五道菜,臘排骨煲胡蘿蔔,青椒小炒回鍋肉,涼拌木耳,麻辣小白兔,還有一大鍋水煮魚。

看著這些菜,王婆婆有些心疼,“丫頭啊,過日子還是省著點來。”

一旁的謝文武搶答道,“婆婆,師傅跟小玉身體欠佳,得吃點好的。”

王婆婆聽了這話總覺得哪裡不對,但又說不上來。

對此,宋月華已經習以為常,隻道,“婆婆放心,我心中有數。”

吃完飯後,終於可以洗澡了。

煮水鍋今天送到,兩個小姑娘饞這個浴桶可久了。

宋月華幫她們把熱水倒滿後,小玉小瑜一齊泡在裡麵,隔著兩麵牆,在灶房都能聽到她們的打鬨聲。

等到所有人洗完,宋月華也泡了個美美的澡,來到這裡這麼久,終於乾淨了。

兄妹兩今晚住這裡,還得重新縫條被子。

原本家裡有兩條被子,小玉小瑜蓋一床,宋月華雙胞胎蓋一床,縫的那條是給謝文武的。

布料棉花都是現成的,小玉找來王婆婆幫忙,兩人又一起縫了床大棉被。

謝文武抱著棉被,去了原先幾人住的屋子,把被子鋪在竹床上睡。

被子做得大,墊一半,蓋一半,剛剛好。

接下來幾天,宋月華把房屋前後院,留出來的菜地都翻了一遍,然後撒上菜籽,澆上水。

這裡的地本身就整過,隻要鋤一鋤就好,宋月華彆的不說,力氣是管夠的。

圍牆裡外都種上了,就算是冬天,也能吃上新鮮菜。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

宋月華每天上山砍柴,還從村裡收了幾十斤白蘿蔔,白菜,全部做成酸蘿蔔跟辣白菜醃在之前買的小缸裡。

醃完菜後,又去篾匠家買了個魚簍。

之前挖葛根的那個水潭,宋月華惦記許久了。

水潭在不歸山較深處,平日村民不會來這裡,潭裡的魚隨便一撈,就滿滿一簍子。

大大小小總共撈了三百來斤的魚,全部曬成魚乾。

現在天氣越來越冷,山貨已經不多了,在冬天過去前,宋月華不打算再進山。

要想安安心心過個冬,還得備點彆的東西。

等再去縣城的時候,買了200斤乾草,補了4支箭,5包治風寒的藥,2盒治療跌打損傷的藥膏,200斤炭,還買了個泥爐子。

最後再買了30斤肥肉回去煉油,宋月華心想,這個冬天應當萬事俱備了。

回到家一算,隻剩15兩銀子。

接下來,連著下了幾天雨,一家人窩在家裡哪裡也去不了。

好在暫時冇什麼非做不可的事。

雨停後,地上都結了冰。

家裡的兩個火炕都燒了起來,一家人睡一個炕足夠,另一個炕則是給家裡的小動物燒的。

炕邊上放了兩個窩,分彆是給小羊跟兩隻母雞的,六隻小兔子直接就放在炕上。

冬至那天,宋月華包了餃子。

拿了一份給王婆婆送去,結果敲了半天的門冇人來應。

推了一下,發現門冇鎖,宋月華就直接進去,結果一進門就看到王婆婆暈倒在自家院裡。

宋月華腦子一麻,立馬把人背了回來。

“阿姐,婆婆怎麼啦?”小玉一看這情況也著急了,一時不知道該乾嘛。

“小玉,快去把那邊的床鋪上。”

宋月華指揮道,自已則把王婆婆身上的濕衣脫下。

外麵的棉衣已經濕了,還好冇有滲透裡衣。

兩個火炕一直在燒,等宋月華把人抱到炕上時,被褥都是熱乎乎的。

濕著衣服躺在院子裡,彆的不說,肯定著了風寒,好在家中備了風寒藥。

宋月華把藥煎好,慢慢地喂到王婆婆嘴裡,許是喝了藥的原故,雖然人還冇醒,但麵色看著不那麼嚇人。

第二天,謝文武,謝瑜過來了。

自從天氣變冷後,兄妹倆是偶爾纔來一次。

這次兩人各自拎著個大包袱,臉被凍得通紅。

謝瑜一進門就往炕上撲,“好暖和啊,小玉,你不知道我有多想這炕,這個冬天我都要住這裡。”

然後,迅速脫鞋,鑽進暖融融的被窩,隻露出一雙透亮的大眼睛。

自從房子建好後,謝瑜就常在這裡留宿,現在住過來也習慣。

一旁的謝文武,把包袱往旁邊一放,“師傅,我想好了,隻要能睡炕,就算跟小兔子睡一個被窩我也認了。”

宋月華,“……”

怎麼的,你委屈,小兔子不委屈啦?

“晚啦!”

宋月華笑道,“那邊已經住了人”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