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 作品

第1章 1️⃣江南2️⃣詠鵝

    

1️⃣江南 漢 ·漢樂府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譯文:江南水上可以采蓮,蓮葉多麼茂盛,魚兒在蓮葉間嬉戲。

魚在蓮葉的東邊遊戲,魚在蓮葉的西邊遊戲,魚在蓮葉的南邊遊戲,魚在蓮葉的北邊遊戲。

註釋:何:多麼田田:蓮葉長的茂盛相連的樣子。

講解:《江南》詩漢樂府詩中的一首相和歌,是一首歌唱江南勞動人民采蓮時愉快情景的民歌。

詩歌前三句點名采蓮地點和季節,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述,表現出人們采蓮時的愉快心情,勾勒出一副生動的江南景緻;後西句以東、西、南、北西個方位並列,描繪了魚兒嬉戲的情景。

全詩格調清新活潑,詩人通過運用比擬、移情和複遝等手法,讚美了江南水鄉的美麗風光,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的感情。

賞析:這是一首采蓮歌,反映了采蓮時的光景和采蓮人歡樂的心情。

在漢樂府民歌中具有獨特的風味。

民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迴旋反覆的音調,優美雋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調,勾勒了一幅明麗美妙的圖畫。

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荷葉,蓮葉下自由自在、歡快戲耍的魚兒,還有那水上劃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蓮的壯男俊女的歡聲笑語,悅耳的歌喉,多麼秀麗的江南風光!

多麼寧靜而又生動的場景!

從文化學的角度,我們又會發現這是一首情歌,它隱含著青年男女相互嬉戲,追逐愛情的意思。

你看那些魚兒,在蓮葉之間遊來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進青紗帳”?

讀完此詩,彷彿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麵撲來,想著就令人覺得清爽。

還不止於此,我們感受著詩人那種安寧恬靜的情懷的同時,自己的心情也隨著變得輕鬆起來。

詩中冇有一字是寫人的,但是我們又彷彿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機的青春與活力,領略到了采蓮人內心的歡樂和青年男女之間的歡愉和甜蜜。

這就是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背景:《江南》是產生於漢代的一首樂府詩歌,關於本詩的創作背景,學界有不同的說法,較為流行的說法是描繪江南地區采蓮風光的民間詩歌。

2️⃣詠鵝 唐 ·駱賓王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譯文:鵝鵝鵝,麵向藍天,一群鵝兒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

潔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水麵。

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水波。

註釋:曲項:彎曲著脖子。

歌:長鳴。

撥:劃動。

講解:《詠鵝》是唐代詩人駱賓王少年時期的詩作。

此詩展示了一幅白鵝戲水圖。

開篇連用三個“鵝”字,寫出鵝的聲響美,表達了對鵝的熱愛;接著又通過“曲項”與“向天”、“白毛”與“綠水”、“紅掌”與“清波”的對比寫出鵝的線條美與色彩美;同時,“歌”“浮”“撥”等字又寫出鵝的動態美。

全詩將聽覺與視覺、靜態與動態、音聲與色彩完美結合,活靈活現地顯示出鵝的形神情態。

賞析:寫作特色詩歌句解寫作特色:鵝,鵝,鵝,曲項向天歌:詩的第一句連用三個“鵝’字,這種反覆詠唱方法的使用,表達了詩人對鵝的熱愛,增強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寫鵝鳴叫的神態,給人以聲聲入耳之感。

鵝的聲音高亢嘹亮,一個“曲”字,把鵝伸長脖子,而且仰頭彎曲著嘎嘎嘎地朝天長鳴的形象寫得十分生動。

這句先寫所見,再寫所聽,極有層次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寫鵝群到水中悠然自得遊泳的情形。

小詩人用一組對偶句,著重從色彩方麵來鋪敘鵝群戲水的情況。

鵝兒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卻是綠的,“白”“綠”對照,鮮明耀眼,這是當句對;同樣,鵝掌是紅的,而水波是青的,“紅”“青”映襯,十分豔麗,這也是當句對。

而兩句中又“白”“紅”相對,“綠”“青”相對,這是上下對。

這樣,迴環往複,都是對仗,其妙無窮。

在這組對偶句中,動詞的使用也恰到好處。

“浮”字說明鵝兒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動不動。

“撥”字則說明鵝兒在水中用力劃水,以致掀起了水波。

這樣,動靜相生,寫出了一種變化美。

詩歌整體寫作特色:這首詩開篇先聲奪人,“鵝!

鵝!

鵝!”

寫出鵝的聲響美,又通過“曲項”與“向天”、“白毛”與“綠水”、“紅掌”與“清波”的對比寫出鵝的線條美與色彩美;同時,“歌”“浮”“撥”等字又寫出鵝的動態美。

聽覺與視覺、靜態與動態、音聲與色彩完美結合,將鵝的形神活現而出。

背景:《詠鵝》相傳是駱賓王七歲時創作的詩歌。

小時候的駱賓王,住在義烏縣城北的一個小村子裡。

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駱家塘。

每到春天,塘邊柳絲飄拂,池水清澈見底,水上鵝兒成群,景色格外迷人。

有一天,家中來了一位客人。

客人見他麵容清秀,聰敏伶俐,就問他幾個問題。

七歲的駱賓王皆對答如流,使客人驚訝不己。

駱賓王跟著客人走到駱家塘時,一群白鵝正在池塘裡浮遊,客人有意試試駱賓王,便指著鵝兒要他以鵝作詩,駱賓王略略思索便創作了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