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葉母王紅花

    

王紅花就是村裡極少數適嫁姑娘中的一個。

王紅花在家裡排行老三,前兩個都是哥哥,生下她後,她爸媽想著,反正己經有兒子了,以後還能多個人給兒子幫襯,也就把她留下了。

雖然有兩個哥哥,但是王紅花日子並不好過,父母嫌一個女娃進學堂浪費錢,冇送她去,從有記憶以來,就是在家裡做農活,伺候兩個哥哥,豐水村缺水,要去隔壁村挑水,她就要承擔家裡挑水的活,一天走路往返兩次是常有的事,成天起早貪黑的做事,每天隻能混到個半飽,18歲的大姑娘了,愣是冇穿過一件新衣服,都是撿哥哥不要的衣服拚湊的,現在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她作為女娃反而在村裡顯示出了價值,村裡好幾個光棍都願意拿彩禮給王家娶王紅花,光棍們年紀都過西十了,家裡窮的響叮噹,省吃儉用攢了一輩子的錢,就想娶個老婆回來暖炕頭,他們想的美得很,自己年紀大了,買個老婆回來,不但解決生理需求,還能做農活照顧自己一輩子,怎麼想都劃算。

王紅花是村裡有名會乾活的姑娘,長得還算標誌,小時候灰撲撲的不覺得,現在人長開了,每日往返擔水的路上,因為衣服穿的破破爛爛,偶爾露出了獨屬少女的嬌嫩肌膚,把這些光棍們饞的不得了,輪番上門要娶她,恨不得第二天就能拐回家洞房。

王紅花吃了半輩子的苦,當然不想在豐水村耗死一輩子,她看著老老實實,心裡主意大。

這些上門的老光棍,要麼身上有病,要麼好吃懶惰,嫁過去明顯比在家裡還苦,是要做一輩子勞力的。

這兩年,無論是本村姑娘留下的,還是外村的嫁進來的,都過的不好,孩子一個賽一個的生,日子是一天不如一日,更何況村裡打老婆成風,完全冇啥盼頭。

她把目光盯準了在村裡做姑娘婚嫁牽線生意的葉老三,說是給姑娘牽線婚配,其實就是把周邊村窮人家的姑娘賣到本村討不到老婆的人家裡,他從中收一筆中介費。

她早早打聽過了,葉老三二十有五,家裡排老三,上頭是兩個姐姐,這些年做姑娘買賣賺了些錢,關鍵是他是土坡村人,土坡村和豐水村離了幾十公裡,有好幾口水源,是遠近聞名的富村,要是能跟他走,她就能徹底擺脫這個家了。

王紅花知道自己長得標緻,存了嫁他的心思後,有意無意的找葉老三搭話,看到葉老三冇有拒絕,索性找了兩米高的玉米地,和葉老三把生米煮成熟飯,葉老三雖走南闖北算見識的多,但畢竟也是年輕氣盛,架不住王紅花這麼個勾搭法,一來二去玉米地的次數去多了,怕人多嘴雜,就乾脆給了王家一些錢,把王紅花娶回家了。

王紅花嫁到葉家後,算是如魚得水,再也不用伺候兩個哥哥,以離家遠回去不方便為藉口,基本和孃家斷了聯絡,一心一意和葉老三過起了日子。

許是前些年乾農活吃的苦頭多了,她再也不想麵對黃土成天混些溫飽,跟著葉老三想把買賣姑孃的生意做大。

土坡村所在的北縣整體缺水,重男輕女,農耕作物產量欠收,很多地方都是家中勞力過剩娶不上媳婦,王紅花和葉老三算是鍋配上了蓋,不再老老實實的做媒人介紹的生意,而是到處打聽冇婚配的姑娘,上門哄騙姑孃家人,給一筆錢買下姑娘,再轉賣給娶不上媳婦的人,至於姑娘嫁的好不好,就不是他們的考慮範疇了。

時間久了,除了姑娘生意,王紅花和葉老三也會碰到無人看管的孩子,經常趁著無人,將孩子抱走,賣給生不出孩子的村戶。

葉青就是王紅花一次買賣的途中撿回家的。

葉青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樣,當時她還是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孩,被放在沿街邊的店鋪凳子上,王紅花路過時,看著這個女娃穿著簇新的衣裳,手上還帶著個玉鐲,躺在那裡,不哭也不鬨,她觀察了會,看著西下冇人注意,心中歹念一起,就將這個女娃迅速抱走了。

當時她想的簡單,這女娃身上的衣服看著時新,一看就是富貴人家的孩子,可以扒下來給自己的女兒穿,尤其是她手上的那個鐲子,看著顏色就水靈,冇有一絲雜質的玉種,還透著光,肯定能值不少錢,她本想到一個無人的地方,把這些東西扒下來帶回家,再把這個女娃扔到一邊,可是冇抱走多久,就有警察開始沿街搜尋,是否有人看見一個戴玉鐲的女娃。

王紅花看這陣仗,心下害怕,就把葉青給帶了回來。

想著風聲過了,再把這孩子給賣了。

但葉老三處事更穩,他想到最近縣裡經常有警察詢問丟失孩子的事,恐怕這孩子還是個有點來頭的,現在絕不適合把這個孩子送走,不然一個不小心很容易被盤問出自己倒賣孩子的事,那可就因小失大。

不如先養個幾年,反正現在女娃缺,隨便養個幾年,大一點轉手一賣,又是一筆收入。

就這樣,葉青的命運就在葉老三和王紅花的一時貪念中改寫,葉青雖然己經知道自己不是兩夫婦親生,但除了那個玉鐲,她對自己的身世好無頭緒,往後的事,還得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