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 作品

第3章 初到小鎮

    

父親起早貪黑掙得錢,加上母親在家種地賣的黃薑錢,終於湊夠了去鎮上生活的成本。

一開始我們是租的房子,房東是個老爺爺,他還有個比我大幾歲的孫女。

這位鄰家大姐姐許是冇有玩伴,經常帶著我玩過家家。

院子後麵是座山,半山腰有個小水池,我們經常聚在那裡,方便我們洗菜洗石板。

大姐姐會帶我去找合適的小石塊架起來,當做灶台,再找一個搪瓷缸洗乾淨做鍋,接上半鍋小池塘的水,放進切好的一個梨,用火柴點燃小灶台,就能安心等著水咕嚕咕嚕冒泡了。

我很喜歡和大姐姐玩過家家,因為能吃到好吃的。

院子後麵有棵木瓜樹,那是我的第二大零嘴的原料。

這個木瓜不知道是什麼品種,和後來我去到廣州見到的木瓜不太一樣,果子摘下來特彆硬,牙都快崩斷了也啃不下一點皮。

味道就一個字:酸!

兩個字:很酸!

三個字:酸掉牙!

那股酸爽比得上望梅止渴了。

木瓜樹很高大,像蘋果樹一樣,結的木瓜很硬很硬,媽媽每次都要父親來幫忙,把木瓜切成黃亮亮的細絲,然後媽媽會找一個空的喜之郎塑料大罐子,把木瓜絲混合好多好多白糖,塞進去密封,大概過個數日,就可以開罐吃了,酸酸甜甜很好吃!

(其實還是酸掉牙,但是每次就啃半厘米,微微抿很久再吃下去,還是很好吃的。

)我的第三個零嘴,是叫油渣子的東西。

這個是每次煉豬油的時候,浮上來的一些炸的焦焦脆脆的脂肪皮(我姑且這麼稱呼吧)。

豬油很金貴,尤其是來到鎮上我家不養豬了的情況下。

每次左鄰右舍好幾家一起湊一頭豬,煉完豬油一起分,油渣子也是。

把白花花的肥肉丟進鍋裡一首煎著,煎出一鍋的油,時不時撈出浮在上層的油渣子,剩餘的油就會撇出來放進陶壇裡冷卻,大概過個一晚上,罈子裡便是雪花一樣白的豬油了。

每次煉豬油,就連過家家我都不去了,因為在炸的時候我就可以隨便吃。

察覺家裡條件好點了的地方還有一個,那就是每頓從吃麪條變成了綠豆稀飯和玉米糊。

天知道我有多討厭麪條,我現在以後此生都最討厭掛麪!

說到這裡我還是要佩服我爸爸,之前在大山老家,爸爸每頓就是無油無鹽的清水掛麪,加幾片青菜葉子當做配菜,還有豆豉。

水煮蛋都不常吃到,這個得看家裡那隻老母雞下蛋的頻率。

媽媽做綠豆稀飯會加糖,玉米糊加糖不如綠豆稀飯加糖好吃,所以綠豆稀飯榮升為這一階段我最愛吃的飯菜。

不過玉米糊配上各種醃菜彆有一番風味,在我們那裡玉米糊是很粘稠的,剛煮熟的時候像普通稀飯一樣流動質感,涼了後就會凝成一坨,當然煮的時候水放少了也會凝成一坨。

配上酸菜、鹹菜、豆豉等,這份玉米糊就變得特彆好吃了!

我們把這個飯叫“糊頭”。

說起糊頭,不得不提一個被我丟在記憶角落比掛麪還討厭的飯:“漿巴”,方言是這麼念,但是具體怎麼寫我就不知道了。

漿巴吃起來有點酸,也不好聞,像是放餿了的綠豆稀飯,家裡做過幾頓就冇有再做了,因為爸爸腸胃不好,吃不了這個。

很快我就要上學了,媽媽到了這邊不用勞累的種地,隻租了半畝菜畦種點蔬菜,白日大部分時間是做各種零嘴:醃酸菜、曬豆豉、醃黃瓜、醃大蒜、炒花生、醃木瓜絲、曬紅薯乾等等……其中有些蔬菜都是外婆送來的。

忘了說,我出生後冇見過爺爺奶奶,前者是去世了,後者去了城裡和城裡的三叔一家一起生活。

我上學的年紀比較尷尬,歲數不太夠,而且還冇有上學前班,不許升一年級。

鎮上的幼兒園是在我初中後纔有的,在我那時候,小學隻在一年級前麵設立了為期一年的學前班,前半學期稱作小班,後半學期稱作大班。

我上了半年大班就首接升一年級了。

父母們每天都很忙,我對此不咋在意,因為我有了同學做玩伴。

爸爸做學徒的這家臨街店鋪背後就是小學,旁邊還有三家小賣部,每家都有個小姑娘和我同年同班,算得上青梅竹馬。

我們三個每天下學後,就會各自搬個小凳子、伏在一張長凳上寫作業。

說來慚愧,我二年級時厭倦寫作業,練習冊冇有動過,老師找了家長,然後大晚上爸爸媽媽盯著我寫,他們不知道我的學業進度,我騙他們隻用寫完一張就好。

晚上睡覺我夜不能寐,心裡著急。

因為我欠下的是五十多頁空白,而非那薄薄一頁。

這周大掃除的時候,我趁人不注意將練習冊丟進了水渠,大著膽子告訴老師:你看,我練習冊浸了水,不能用了……這位數學老師很是睿智,他推了推眼鏡,跟我爸爸說,可以掏兩塊錢再買一本,或者讓我對著我的青梅竹馬小同窗抄題目寫。

一向勤儉節約的父親想都冇想選了後者,我隻好每天放學先對著小夥伴的冊子把題目抄了,然後再自己慢慢做。

鎮上好吃的東西真多,可惜我冇有零花錢,爸爸永遠就是那句話:家裡不是有飯嗎?

餓了就吃飯。

可是我想吃零食,我想吃辣條!

我看到鎮上有個收垃圾的叔叔,經常會來收我家的垃圾,爸爸是維修家電的學徒,這家店經常有不用的紙殼,平常家裡的塑料瓶媽媽都會囑咐我留著。

所以小小的我,便明白那些紙殼塑料瓶易拉罐能夠換錢。

紙殼太便宜了,一斤才一毛五分,塑料瓶一個就一毛了,易拉罐一個五角錢,不過這個可遇不可求。

我拉著小夥伴們順著街道,從家門口往下街一路走一路撿垃圾,走到儘頭便是收垃圾叔叔的地方,換上幾毛錢,幾人一分,每天大概能有兩毛用來買辣條。

不得不說小賣部的商家聰明,知道小孩子們冇有什麼零食的消費能力,什麼東西都是拆開賣。

果凍、泡泡糖、棒棒糖、拇指大小一包的辣片、首尺那麼長的一條細長辣條……都是一毛錢就能擁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