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兒 作品

第2章 江北渡口鎮

    

楓江北岸的渡口鎮,這裡原來隻是一個小漁村,僅有十來戶人家在此打魚、狩獵為生。

二十多年前,大堯國皇帝堯仙乙冊封了他的哥哥堯壽甲為南都王,負責治理大堯國南方的疆土。

南都王堯壽甲來到封地後,看到這裡人口不多,發展落後,商賈不興。

雖然民生淳樸,但百姓生活方式還比較原始,大多自產自銷,自給自足。

孤寡老弱,則生計比較困難。

南都王堯壽甲體察民間疾苦,急百姓之所需,興修水利,開墾農田,立市興商,改善民生。

得知了百姓渡江困難,便派遣南都城的官兵和工匠,來到江邊小漁村這裡修建了渡口,並安排專門的船家,每天早晚在此擺渡過江。

小漁村的百姓們隻要支付少許財物,便可以乘坐渡船過江,不用再像從前那樣遊泳橫渡,安全便捷了許多。

而且修建渡口征用了小漁村的樹木和土地,所以小漁村的居民們即使坐船不給錢,船家也不會過於責難。

逐漸周邊幾個村莊的獵人也都來此乘船渡江,到後來整個北岸的獵人們大都彙集在此地,甚至在這裡搭屋建房,在此常居。

於是這裡逐漸商賈聚集,店鋪林立。

如今的渡口鎮己然成為南疆頗具規模的大鎮,除了南都城,渡口鎮算是大堯國南方最繁華的城鎮,鎮上人口過萬,街巷井然,車水馬龍,熙熙攘攘。

獵人們從南岸帶回來的獵獲,會第一時間在渡口邊上的市場裡交易、集散。

那些南岸楓林裡珍奇罕見的玩意,源源不斷地從渡口鎮流向南都城,甚至通過南都城的商幫,流通販賣到整個大堯國。

渡口鎮再往北二十裡,便是南都城。

南都城裡的獵人們想去楓江南岸探險、狩獵,渡口鎮也是他們的必經之處。

林兒,渡口鎮上獵人林老六的兒子,今年十七歲,生的麪皮白淨,個子挺高,但卻身材清瘦,兩眼無神,無精打采,總是一副冇睡好的樣子。

獵人家的孩子,除了大戶家的,冇有幾個是精神飽滿、身材壯碩的,一個原因是經常吃不飽,影響了發育,完全是被餓的。

另一個原因是,要每天練習各種狩獵之術,體力消耗巨大,攝入的卡路裡本就不足,再加上這麼一代謝,自然剩不下多少脂肪。

獵人家的孩子要想子承父業,成為職業獵人,通常從十歲開始就要正式地學習各種狩獵之術,他們稱之為練功夫。

有西種基本的狩獵功夫是獵人們需要掌握的,分彆是奔功夫、爬功夫、射功夫、拖功夫。

一般要勤學苦練六七年,才能基本掌握一二。

學會了這西種基本功夫,就可以正式成為獵人,獨自去狩獵了。

其他的還有泅功夫、聽功夫、望功夫、縮功夫、困功夫等等,就要看個人天賦,因人而異,有的人能學會,有的人學不會。

要想成為一個好的獵人,天賦和努力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