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莫 作品

第五章: 招魂葬

    

招魂葬,這一特殊葬式,在東晉與唐代頗為盛行。

它主要針對那些非正常死亡且遺體難以尋獲的情況,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體現了墓葬的藏形與安魂的雙重功能。

這一葬式的出現,與墓葬功能的轉變緊密相連。

自漢代起,墓葬不再僅僅是藏身之所,更成為了安魂的聖地,兼具了形與魂的雙重庇護。

在招魂葬的實踐中,無論是圖像配置、禮儀空間還是墓誌設置,都展現出了人們的有意為之。

這種葬式不僅是對死者的尊重與懷念,更是對生命的敬畏與珍視。

追溯至先秦時期,我們可以發現招魂儀式與魂魄觀念緊密相連。

在周代的喪葬禮儀中,“複”作為第一個環節,即“招魂複魄”,顯得尤為重要。

《儀禮·士喪禮》詳細描述了中原士階層的複禮過程,其中涉及到複者的著裝、站位、呼喚方式以及衣服的處理等細節。

這一環節基於魂魄二元觀,認為人死後,靈魂與**分離,需要通過複禮使魂魄合一。

而在楚地,招魂儀式與中原地區有所不同。

《楚辭》中的《招魂》與《大招》兩篇,便是對楚地招魂儀式的生動描繪。

其中,《招魂》以豐富的想象和細膩的筆觸,構建了一個充滿神秘與奇幻色彩的招魂場景。

這些詩篇不僅展示了楚地獨特的招魂文化,也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古代魂魄觀念與喪葬習俗的寶貴資料。

總之,招魂葬作為一種特殊的葬式,既體現了人們對死者的懷念與尊重,也展現了古代社會的魂魄觀念與喪葬文化。

通過對這一葬式的深入研究,我們可以更加全麵地瞭解古代社會的風俗習慣與價值觀念。

在古老的戰國時期,楚國舉行了一場莊重而神秘的招魂儀式。

這場儀式,或許是對屈原或楚懷王逝去的靈魂的召喚,其背後蘊含的文化意義與中原地區的複禮習俗形成鮮明對比,更像是一場盛大的巫術表演。

據《楚辭集註》記載,天帝命令巫陽進行這次招魂,其過程莊重而神秘。

巫陽在各類精緻的絲織旌幡的簇擁下,背對前方,緩緩倒行,邊走邊呼喚“魂兮歸來”,試圖招引死者的靈魂迴歸。

這場招魂儀式的內容豐富而深刻。

一方麵,巫陽描繪了西方及天上、地下各類恐怖景象,以此來恐嚇那些將要散逸的亡魂。

東方有長人索魂,南方有食人的蠻夷、腹蛇、封狐和九頭巨蛇,西方有千裡流沙、乾旱貧瘠,還有巨大的螞蟻和玄蜂,北方則是飛雪千裡,天上有虎豹豺狼和九頭怪物,地下有殺氣騰騰的幽都土伯。

另一方麵,巫陽也描繪了美好的靈魂居所,試圖以此吸引亡魂歸來。

這個居所富麗堂皇,高堂水榭、亭台樓閣一應俱全,室內有奢華的翡翠珠被、蘭膏明燭,充滿了奇珍異寶、美酒佳肴。

此外,還有奴婢成群、歌舞昇平,宛如人間仙境。

這場招魂儀式,既有對亡魂的恐嚇,也有對故居——郢都——的美好描繪,其目的都是為了招誘亡魂歸來。

這種“外陳西方之惡,內崇楚國之美”的手法,展現了楚人對於魂魄二元觀的深刻理解。

無論是中原的複禮,還是楚地的招魂,都反映了先秦時期人們對於魂魄的信仰和敬畏。

這種信仰和敬畏,不僅影響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也對後世的民間習俗產生了深遠影響。

即使在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一些地方看到類似的“喊魂”習俗,這無疑是古代招魂儀式的一種傳承和延續。

總的來說,楚地的招魂儀式和中原的複禮,都是人們對於生命和死亡的一種理解和表達。

它們以不同的方式,展現了人們對於魂魄的信仰和敬畏,也反映了先秦時期人們對於生命和宇宙的認知和理解。

在深入探究古代文獻時,發現了關於魂魄的深刻論述。

“用物精多,則魂魄強。

是以有精爽,至於神明”,此語出自《春秋左傳詁·昭公七年》,揭示了物品之豐富與魂魄之強盛之間的緊密聯絡。

同樣,《春秋左傳詁·昭公二十五年》中提到:“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這進一步闡釋了魂魄作為生命核心要素的重要性。

魂與魄,兩者共同構成了生命的精髓。

魂,作為精神的核心,主宰著思維與意識;而魄,則與形體緊密相連,承載著生命的物質基礎。

在健康的生命體中,魂與魄和諧共存,相互依存。

然而,當生命走向終結時,魂與魄便會分離,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消散。

魂,如同輕盈的氣流,迅速升騰至天際;而魄,則因與**相連而顯得沉重,緩緩沉入大地。

這種魂升魄降的現象,在餘英時的著作中得到了深入的探討。

在古代文獻《禮記集解》卷二十六《郊特牲》中,有言:“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

這進一步印證了魂與魄在生命終結後的不同歸宿。

為了寄托人們對魂魄合一、死而複生的深切願望,古代人們在親人離世之初便舉行招魂之禮。

儘管這僅是一種象征性的儀式,無法真正使魂魄重聚,但它卻凝聚了人們對逝去親人的無儘思念與哀悼。

這種情感在《禮記集解》卷十《檀弓下》中得到了體現:“複,儘愛之道也,有禱祠之心焉。

望反諸幽,求諸鬼神之道也。”

在喪葬禮儀中,魂與魄的處理方式因其離散後的去向不同而有所區彆。

古人認為,“藏形於墓,安魂於廟”(《荀子集解·禮論》)。

藏形,即妥善儲存遺體,並在墓室內安置各類生活用品,以象征生前世界在地下的延續;而安魂,則通過祭祀活動為遊蕩的靈魂提供一個接受生者供奉的場所。

最初的墓葬功能僅限於藏形,如《禮記·檀弓上》所言:“葬也者,藏也。

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見也。”

這種墓葬形式要求葬畢即藏,考古發現的商周至西漢前期的豎穴式木槨墓便是這一習俗的生動體現。

在這些墓葬中,除了通過深埋、密封等方式表達“藏”的含義外,還常常使用多重棺槨和衣物來包裹遺體。

《儀禮·既夕禮》詳細記載了墓室空間的佈置方式。

在安置好遺體後,人們會在墓室內陳列各類飲食器、用器、樂器等物品,並加上支撐物和鋪墊物。

最後覆土填實墓穴,使墓葬完全封閉。

這一切都是為了確保逝者在另一個世界能夠安息,同時也寄托了生者對逝者的深切懷念與祝福。

1972年發掘的安陽婦好墓,其內部構造層次井然有序,為我們提供了深入瞭解商代貴族喪葬儀式的珍貴資料。

通過觀察與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當時的葬禮流程包括築壙、奠基、搭建槨室、下葬與陳器、封閉槨室、回填墓穴等一係列複雜而嚴謹的禮儀程式。

這些程式與後來成書的《儀禮》等禮書所記載的禮儀製度基本吻合,顯示出商代貴族在喪葬儀式上的嚴謹與規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商代貴族的葬禮程式還伴隨著複雜的祭奠和殺殉儀式。

這些儀式不僅體現了當時社會的宗教信仰和生死觀念,也反映了貴族階層對於權力和地位的追求。

從奠基、築壙到回填,整個過程構成了一個連續封藏墓穴的儀式鏈。

一旦墓穴被填實,便再無進入的可能,成為了一個葬畢即藏的封閉空間。

這樣的墓葬設計使得它隻具備藏形的功能,而並冇有為祭祀或安魂留下空間。

這種獨特的墓葬形式不僅體現了商代貴族對於死後世界的理解和想象,也提供了研究當時社會、文化、宗教等方麵的重要線索。

通過深入研究這些墓葬,我們可以更加全麵地瞭解商代貴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