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 作品

第5章 平定晉陽

    

經過半月時間的努力,劉辯在張遼、高順、徐晃還有張揚的征戰下基本平定了晉陽,而且把兵力也得到了補充收降文臣武將也都因材而用,對於劉辯占領晉陽這件事情此刻還在封鎖著周邊的訊息。

此時的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己經逃離洛陽,路遇陳宮逃離虎口,但是因為呂伯奢一家被殺倆人分道揚鑣,,曹操回到老家後在衛弘和曹氏夏侯氏宗親的資助下以少帝被董卓謀害為由廣結諸侯,儘起十八路諸侯共伐董卓。

張揚拿著一張檄文急急忙忙的跑到劉辯所在的大殿後,連忙說道:“主公,您請看這個。”

劉辯接過張揚手中檄文後細細看了一遍,原來是曹操在發往全國的討伐董卓的文章。

“這上麵寫著主公以故,曹操藉此起兵,主公何不前去現身坐他們的盟主。”

張揚連忙說道。

“這事情我們不要著急,而且每個諸侯都是雄霸一方的人,我深知他們各懷鬼胎,我們去了說不準到時候會被他們脅質起來,我們現在的任務是要增強自己的實力才能逐鹿中原。”

劉辯說著把檄文放在火爐裡燒了。

此時門外張遼急急忙忙的跑來跪下稟報:“臣在巡視西河平陽時候帶回來兩人,不知主公是否有興趣見一下,此二人是當今名士蔡邕和其女蔡琰。”

劉辯聽聞後頓時高興的差點跳起來,連忙扶起來張遼問道:“二人何在?

速速引我去見。”

“就在殿外等候。”

劉辯聽後連忙跑到殿外,眼前一名鶴骨仙風的老者和一名美麗動人的少女站在門前。

“是我怠慢兩位,請兩位贖罪。”

劉辯說著連忙做出來賠罪的動作。

“不知道這位是?”

蔡邕看著張遼又看向劉辯問道。

“此乃我家主公弘農王劉辯。”

張遼威風凜凜的說道。

“原來是昔日少帝,請恕老者有眼不識泰山。”

“老先生不必如此說,我們也彆站在這裡了,請二位進去說話。”

劉辯說著引二人走向內廷順勢引薦了身旁之人,“這位是河內張揚。”

蔡邕走進內廷後坐了下來,示意蔡琰站在身後連忙說道:“原來都是名將,不知為何將軍不與帝王之稱號召群雄討逆。”

“哈哈……先生高見,名副其實才能名至實歸,今我軍尚弱需要緩圖,而且天子之稱隻是虛名而己,我與在坐的將軍都是誌在平定天下開創太平盛世,此等隻會找來亂臣賊子的一個稱謂不要也罷。”

劉辯說著看了一眼身旁的張遼和張揚。

蔡邕聽完劉辯此番壯誌豪言,不由得感慨道:“將軍之誌真乃為民為大漢之大誌向,在下佩服。”

說完朝著劉辯拱手示意。

“也是有因為身邊這些忠臣義士,他們纔是救民於水火的功臣,”劉辯說完連忙起身扶助蔡邕問道,“我有一個請求不知道老先生能否答應!”

“將軍請講,隻要是為百姓為江山社稷在所不辭。”

蔡邕看著眼前這位年少英俊同樣也激動了起來。

“我想留下先生開辦太學,現在朝堂己經腐爛不堪,如果我等想重新恢複漢朝,我們需要一批有學識精明能乾廉政的學士共同治理天下。”

蔡邕聽著劉辯的話也感覺很有道理,不假思索的就答應了下來。

正在此時徐晃興致勃勃的從門外走來稟報:“主公,我發現在禁衛軍裡有兩人很有潛質,不知主公可否召見。”

“當然,徐晃將軍認為有才乾的人,我們都可以見一見。”

劉辯說完向蔡邕引薦了一下徐晃。

隨後徐晃帶領兩名年輕小夥走了進來向劉辯介紹到:“這位乃雁門太守郭縕之子郭淮,這位也是一位少年英才叫郝昭,兩人軍事理論都有相當見解。”

徐晃指著倆人道。

劉辯此時心想這倆人也算是三國後期名將兩人能歸順正好可以更好的培育,連忙走上前扶起來二人說道:“兩位才俊我之前也聽有耳聞,如蒙不棄兩位可以繼續在徐晃將軍手下做副將可好?”

“我二人聽從主公安排。”

倆人低著頭說道。

“既然如此,徐晃將軍今後有你帶領他們。”

劉辯看了一眼徐晃。

“遵命”徐晃高興的咧著嘴說道。

“各位,我現在有三件事情要宣佈一下,正好大家都在省得我去召集了,而且蔡邕老先生也在,”劉辯說著朝著主座坐了回去說道,“第一件事情就是張遼、高順二位將軍你們率西萬步兵一萬騎兵即可前往鄴城,務必在十日內抵達鄴城圍住城,不可強攻隻圍城等待我的下一步指令,兩位將軍隻能不辭勞苦現在準備明日出發。”

“遵命,我二人馬上去準備。”

張遼說著轉身朝門外走去,高順向著劉辯行禮後也跟了出去。

“二位小將給你們一個任務,你二人喬裝一下現在前去河南尋訪兩人一人名為鄭玄乃大才,此人不畏權貴不趨炎附勢,”劉辯看向蔡邕說道,“老先生麻煩你書信一封,我希望鄭玄學士也能來太學一起研討學問。”

蔡邕捋著鬍鬚說道:“這個好辦,老夫馬上執筆。”

“還有一個人就是名醫張仲景,此人隻能求之,望兩位將軍能圓滿完成任務。”

“領命。”

二人第一次接到這樣的命令,以前一首是個士兵,獨當一麵的感覺讓二人很激動連忙跟著蔡邕走進了書房。

“張揚、徐晃二位將軍聽令。”

“末將在……”“你二人隨我帶著所有禁衛軍在雲中、雁門、西河還有平陽西縣張貼告示開倉放糧並且你幫忙調配人手,我隨你一起去修複邊塞烽火台。”

“領命”“那我們現在就準備把!”

說完劉辯就帶著徐晃朝著城外集結剩餘兵力開始部署。

大約過了半月,西縣的賑濟救災基本妥善,烽火台也在百姓的幫助下建設完畢,在此期間劉辯一首和士卒同吃同住和百姓們一起扛石鋪路,此舉更是深得所有將軍士卒百姓人心,使得本來需要一月完成的建設提前完工。

劉辯看著增設修繕的烽火台以及百姓豐衣足食的滿足表情不由得發自內心的笑了笑。

“殿下為何發笑?”

唐姬擦著劉辯臉上的泥土問道。

“冇什麼,隻是看到百姓安居樂業我就感到很滿足了。”

劉辯看著遠處走過來的徐晃和張揚說道,“二位將軍你們那邊怎麼樣了?”

“己經全麵完工按照主公要求。”

徐晃走到劉辯麵前說道。

“那很好,這裡交給張揚將軍繼續處理,近半日所招募招降的五千騎兵也留給張揚將軍,徐晃將軍你隨我一起去鄴城。”

“我現在就去取馬。”

徐晃說著馬上往馬廄跑去。

“你先回城內,我幾日便會回來。”

劉辯對著唐姬說道。

“妾身明白。”

“蔡琰才華出眾,你有空可以常常和她請教學識。”

此時說話間徐晃己經牽馬來到了劉辯身旁,劉辯連忙說道,“剩下的回來再說,我現在要和徐晃將軍趕赴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