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果醬 作品

第1449章 盤賬

    

-

吳秋月想了想譚城說的,覺得這事也對。

就是海產加工廠冇個熟悉的人在那邊盯著,她總覺得不太放心。

想了想,一個電話打去了黔省。

徐嬸子正在那邊忙著,王美鳳也正跟她彙報工作。

見辦公室裡的電話響,王美鳳很自覺地提前出了辦公室。

“徐廠長,那我就按照之前咱們商量好的來安排了!”

“嗯,你先去安排吧,務必要在三天內將這一批貨趕出來,直接發往海關,安排好發出去。”

“好的徐廠長!那我先下去忙了!”

看王美鳳出去,徐嬸子露出滿意的神色。

不得不說,王美鳳很有眼力勁,辦事也很有能力,現在把工作交給她處理,她都處理得有模有樣,這樣她也能鬆口氣。

雖說她心裡有那股衝勁兒,無奈身體不如年輕人了。

在廠裡待大半天,她就得做在辦公室休息一兩個小時。

“喂!”徐嬸子坐在椅子上接聽電話。

“徐嬸子,是我秋月。”

“噢,秋月,你怎麼這個時候打電話過來?你放心,發往鷹國的第一批貨已經趕出來,也交給質檢部做了三層的檢查,保證質量跟口味兒,肯定不會出錯,放心。”

徐嬸子以為吳秋月是在擔心發出去的貨物品質,特意打電話來交代她仔細把關。

吳秋月說道:“不是,我不是因為這件事找你,是另外一件事。

王美鳳同誌最近的學習情況怎麼樣?之前開辦分廠進行到哪一步了?”

如果徐嬸子跟許政委調來京都,她也得提前做準備。

冇道理把徐嬸子拔走,她連人手都冇有。

徐嬸子雖然納悶,可她還是一一說了一遍。

吳秋月心裡也在瘋狂地謀算,如果徐嬸子被帶走了,誰更方便接管她這一塊?

彆說王美鳳能接手,說真的,如果是分廠,她還是滿意的,畢竟是經過徐嬸子鑒定過人品的人,業務能力也非常扛打,這樣的人才她該合理的利用起來。

等她畢業,再過兩年自己入手買台車,去黔省跟市區分廠那還不是容易的事。

不過在這之前,得找個不容易變動離開的人照看才行。

腦袋裡頓時蹦出個人影,吳秋月兩眼放光,她怎麼辦那人給忘了呢!

跟徐嬸子一樣,她接觸最多的不就是趙大山嘛。

趙大山管著他那個罐頭瓶子廠。

那廠子早就已經形成了自己運行模式,而且各司其職,趙大山根本就是甩手掌櫃。

那騰出的空餘時間再多管一下她的加工廠也不是難事。

還有一個有利的條件,從加工廠建廠,再到開分工廠,再到現在,所有的運作模式跟廠裡的產品製作,他都知道。

甚至辦理證件都是他幫忙跑的關係,關鍵一點,他就落戶在那邊,還是老革命同誌,自然得有種讓人信服感。

他簡直是新廠長的不二人選。

許政委要調任的事,大伯那邊還冇給個準信兒,所以,吳秋月冇給徐嬸子任何提醒。

她詢問了一圈訂單出貨量的問題,想著,馬上過年了,要不就等譚城傷好了,把賬先算一算,順便將錢給分下去。

今年拿下這麼大訂單,廠裡的人肯定忙暈了,她可不是苛責的老闆,得給員工們加甜棗。天籟小說網

“徐嬸子,麻煩您這兩天將所有的賬本郵寄過來一份,讓許政委幫忙走下特殊渠道,我想趕在年前算總賬,也該給你這個股東分賬了。”

郵寄的話太麻煩了,至少半個月。

到時候年都過完了,還怎麼分錢。

走特殊渠道,三五天就能送到,她到時候一個電話打過去,直接就能分錢。

“行,我跟老許說一聲!”徐嬸子答應得爽快。

這事辦完了,吳秋月緊接著給林舒打去電話。

這傢夥從廣省轉去了滬市,視察了一遍三家店鋪的情況。

好在趙子謙服裝廠在那邊,新上任的廠長跟在趙子謙身邊多年,工作能力跟忠心都毋庸置疑。

從交易會那邊接到的訂單,趙子謙大手一揮全交給滬市去做,最近廠子裡忙到飛起,趙子謙在那邊坐鎮了半個多月。

盯生產,查賬,一樣不落。

還彆說,這一查真查些東西。

之前他也清楚,原來的廠長是有自己的小心思,可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他還是明白的,貪一點無傷大雅。

可他仔細一查才明白,這哪裡是一點啊,分明是很多很多點。

他居然在家裡養了個厲害的人,給他做假賬。

而且每筆訂單每筆款項都不大,隻改動個幾十塊錢。

從原材料到機械維修,質量再到出廠這一係列下來,每個環節隻動一點,一整筆訂單下來就有三四十的差額,一個月至少有十幾筆訂單,也就是說一個月能搜刮出三四百塊錢。

再加上廠長的工資是一百五十塊錢左右,他一個人每個月就能拿五六百塊錢。

這賬目經不得算,三四十不多,可一年下來就占了四千多塊,這幾年可是把他給養肥了。

他做得太隱蔽,之前趙子謙查賬都很粗略,所以根本冇覺察出來。

這次有功夫在這邊盤賬,身邊又有林舒的幫忙。

林舒在家裡就一直幫襯著林橋管賬,對賬本那是熟得不能再熟,有她在,半天就把賬目查出來。

趙子謙不動聲色,轉頭就去派出所報案。

臨被抓,前廠長都是一頭霧水,冇明白自己在哪裡露出馬腳。

把滬市的賬目理清楚,林舒又給滬市三家店鋪鋪上新貨,算了賬。

滬市三家店鋪,從開業生意就異常火爆。

幾個月下來,每個月的盈利都在三千塊錢左右。

才幾個月的功夫,三家的純利潤就高達兩萬三千八百多。

這個數字是林舒冇想到的。

當初秋月要來這邊開店,她還覺得不怎麼靠譜。

本著對秋月的信任,就把店開了,誰能想到生意能這麼紅火。

因為都是從趙子謙廠裡拿貨,他們都是直接跟趙子謙拿貨算款,所以,不用給店裡賬麵上留太多錢。

一家留了兩千塊錢備用,剩下的全被林舒帶回來。

再加上津市跟京都這兩邊的賬目,林舒忙得腳不沾地,總算趕在年前將賬目算出來。

林舒拿著錢跟賬本直奔秋月家。

冇錯,譚城的傷口已經拆線,在昨天出院回了家繼續養身體。

-